煤礦綜采機械設備使用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
煤礦綜采機械設備使用問題分析及改進措施
鴻銘機電采煤機配件網技術人員對煤礦綜采機械設備使用問題做出了分析和提出了改進措施,具體如下:
1 綜掘機械的選型
1.1 選型原則
綜掘機械各配套設備,必須適應與滿足快速掘進的需要,綜掘設備的協調性以保證工作面快速推進的需求,參照國內外高產高效工作面輔助系統生產能力的設計,應以工作面生產能力的1.2倍為基數。綜掘機械的研制與選型,以提高設備的可行性為主,但也要注意其技術的先進性。總體設備應考慮現有的定型設備。綜掘機就成套設備應滿足快速掘進工藝的要求。
1.2 掘進機的技術要求
掘進機的支護系統與切割系統互不干涉。刮扳機與裝載機構分開控制,避免裝載機構和刮板運輸負荷過大造成死機現象,錨桿動力源與主油泵電源,實現單元設計。裝載機載液壓錨桿機,掘出頂板即可及時支護,實現既打頂錨桿又能打幫錨桿,迎頭最小支護間距為200mm的綜合掘進機械。相互干涉。各抗磨液壓油污染造成操縱閥堵塞,調錨桿動力源與高和牽引系統易出故障。
掘進機的的檢修方面,防止液壓油的污染,給液壓系統造成堵塞、泄露,加油方式改為吸式。裝載機構用三爪轉盤,單獨逐個馬達帶動。為解決液壓油的起熱現象,在掘進機的油箱內加裝冷卻器。各油缸的外露部分及液壓件應加防護裝置。
電器方面,具有回路多,控制容量大,易維護。保護和顯示融為一體,全自動故障診斷和作檢測、過流、過載、斷相、互不平衡、漏電、閉鎖、過壓和先導誤動作的控制系統, 可顯示控制電機負荷、運行狀態、故障情況、啟動器系統自控和主控箱溫度等,便于檢修和查找處理問題。
掘進機的使用,帶伸縮切割頭,便于挑頂、刷幫和挖柱窩,在同樣的條件下可以多進一個循環,提高調動機器的靈活性。隨機配套的鏟煤板寬度一般為2.8m、2.5m,為適應掘進巷道寬度2.8m、3.2m、3.6m、3.8m、4.2m的一次性全斷面掘進,加裝副鏟板,有利于減少移機次數。為保證工作面綜合防塵效果,配置除塵風機。
安全方面:必須有預警報信裝置和照明,可安裝機載式瓦斯斷電儀,具有內外噴霧,掘進機兩側必須有急停按鈕等安全設施。
1.3 綜掘機效率
根據以上分析及資料提供的數據,掘進斷面為9-15m2左右,綜掘機械的配套實現了雙動力源(風動工具、液壓工具),運輸采用雙面運輸膠帶機,可以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支護材料可以機械運輸,購置半煤巖掘進機,以至于工作面的夾矸和遇到小構造而影響掘進。可以實現支護、掘進 一體化,一次性全斷面快速掘進,提高工效。
如果實現掘進機械鉆井、截割、裝運、降塵、支護一體化,就能夠加快掘進進尺,實現快速掘進的目的,已達到礦井安全生產的需要,確保全礦各項經濟技術指標的完成,實現高產高效。
2 綜采設備配套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2.1 設備使用情況
由于 設計和使用方面的原因,在實際應用中常出現以下方面的問題。
ZY3600-15.5/3.5液壓支架護幫千斤頂耳座開焊;護幫連桿銷彎曲、切斷;沒有底側護,支架調向和傾斜彩面排架困難,運輸機上竄下滑難控制,推移連桿磨損嚴重;三角煤不能得到有效解決,采面兩端不能自開切口;ZY3600-15.5/3.5液壓支架的前梁+收回護幫后的整體厚度與采煤機星頭(Φ1.6m滾筒時)相互干涉;采煤機行星頭與運輸機鏟煤板(高276mm)相互干涉;抗磨液壓油污染造成操縱閥堵塞,調高和牽引系統易出故障;運輸機過渡槽過二節的連接螺栓斷,連接耳座開焊。
2.2 原因分析
2.2.1 設計方面
運輸機。運輸機的機頭架與過渡槽的過一過二是用螺栓連接,形成一個鋼性整體。運輸機中的部槽與底板有一定的空間,機頭的卸載高度為850mm,留有三角煤,中部槽+煤機導軌整體高度為276mm。
液壓支架。ZY3600-15.5/3.5液壓支架的大立柱及各千斤頂的工作阻力均是36.69Mpa(即安全閥的開啟壓力),沒有底側護,前梁和護幫(全部收回)的總厚度太厚,護幫板、伸縮前梁與推移千斤頂沒有實現連動。
采煤機。MG-360W采煤機的行星頭太大,煤機的加油方式是人工加油。
2.2.2 配套方面
ZY3600-155 β5液壓支架的前梁與采煤機行星頭 (φ1.6m 滾筒) 相互干涉,滯后支架不能實現超前移架。
機頭卸載高度過高(850mm),過度槽不落底采煤機的滾筒切不透三角煤,造成采面兩端不能自開切口。
MC-360W采煤機配套的原RYBNIK-80P運輸機的中部槽寬度是750mm,該設備與SGZ-764/320運輸機配套,煤機行星頭與運輸機的鏟煤板間隙過小,跟機推溜時,煤機的行星頭與運輸機的鏟煤板相互干涉,造成煤機行星頭磨損和割鏟煤板。
2.2.3 使用方面
采煤機用的是鎬型截齒(U92)割底板,底板出現凸凹狀態,鏟煤板和擋煤板將其抬起,使鏟煤板扎底,造成中部槽變形。
ZY3600-15.5/3.5液壓支架進回液高壓膠管長(2.2m),移架時常擠斷。
煤機的加油、檢修措施不力,造成抗磨液壓油污染,操縱閥堵塞,牽引力系統出故障。
護幫千斤頂的拉力146KN(工作阻力36.69Mpa)和推力288KN(工作阻力36.69Mpa),支架操作工在移架時,護幫板收不到位或忘記收回,造成連桿銷彎曲、斷裂。
機頭(尾)架和過渡槽是一個剛性整體,三架液壓支架推移,不能夠保證同步,產生過渡槽連接耳座開焊、螺栓剪斷。
支架工操作時,沒有按照正規程序操作,支架出現了支護之大忌,高射炮、拉弓,出現構造時,前梁頂梁不能與頂板保持平行支護,造成整架受力不均,加上各千斤頂安全閥的開啟壓力都是36.69Mpa千斤頂竄液、結構件疲勞。
跟機推溜造成采煤機搖臂行星頭磨損嚴重及鏟煤板割壞。
2.3 改進措施
2.3.1 設備改進
煤機的加油方式改為自吸式加油,增加一套1.5KW自吸泵;護幫板、伸縮前梁與推移千斤頂實現互動。移架時,護幫板、伸縮前梁收回,推溜時,護幫板、伸縮梁打開;ZY3600-15.5/3.5液壓支架護幫千斤頂安全閥開啟壓力重新核定為31.5Mpa,改為鋼性較強的護幫連桿銷軸更換使用;運輸機的過渡槽有兩節改成一節,連接方式改為啞鈴銷連接,最佳方案是過渡槽落底,卸載高度在726mm;液壓支架四聯桿底部增加一套側推裝置。
2.3.2 采取措施
煤機的加油搭成布棚,增加慮網;煤機滾筒不割底板,減輕鏟煤板的負荷,推溜困難時,停止工作查看原因,解決問題后推溜;液壓支架進回液高壓膠管適當吊起加以保護,移架時,無特殊情況采取滯后支護,煤機后18m推溜;機頭(尾)架和過渡槽是一個剛性整體,三架液壓支架保證同步推溜;加強培訓,煤機司機、支架操作工盡快掌握“四懂四會”熟練操作規程。
結論
綜采、綜掘是現代化高效礦井的標志,可行性強、高性能的綜機設備是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根本,綜機設備的選型、設計、配套、使用和科學的管理是順利完成各項經濟指標的保證。新設備ZY360D-15.5/3.5液壓支架、SGZ-7641/320運輸機、MG-360W采煤機投入使用,要善于發現問題,積極分析問題, 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改進意見,采取有效的措施, 就可避免制約安全生產的現象,以發揮綜采設備之潛能,實現綜采工作面的高產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