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工故事】講述中國首臺“掘進機王”掘進征程中的故事(一)
此時,南方已春暖花開,北方的吉林卻還飄著鵝毛大雪,寒風習習。在不遠處的隧道內,仍燈火通明,鐵建重工的售后團隊正與十八局的施工人員一起24小時連續作業著。
如果把企業生產的產品稱為"硬件",那么服務就是必不可少的"軟件",在國產首臺TBM的售后服務中,鐵建重工將這種"軟實力"展現的淋漓盡致。
核心技術團隊的"貼心"服務
在客戶心中,最能直接體現廠家售后服務水平的就是售后團隊的服務能力。被稱為工程機械的"航空母艦"和"掘進機之王"的國內首臺大直徑全斷面硬巖掘進機征戰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鐵建重工高度重視,派出了由機、電、液研發設計項目負責人和生產組裝車間的技術骨干組成的售后團隊。
這是一支最了解TBM的隊伍,龍斌,DZ101敞開式TBM項目總負責人,參與了整個項目的談判、方案評審、設計、制造、車間組裝和調試,TBM3000余張機械圖紙,他每張至少看過三遍,對整機結構、參數都了然于胸;侯昆洲,電氣系統負責人,負責電氣系統的總體設計和PLC編程,對配電、布線位置一清二楚;張明明,液壓系統負責人,完成TBM液壓流體系統的總體設計,對TBM分布密集的管路和閥件等了如指掌。
"項目負責人在現場的最大好處就是,遇到故障時,能快速、準確的判斷出問題所在,然后對癥下藥。"候昆洲介紹說。由于在廠內組裝的時候沒辦法做帶載調試,到工地調試步進系統時,發現工地情況與理論設計有差異,地面不平、主機重心靠前,導致步進機構卡死,一時間步進不了。怎么辦?問題擺在眼前。于是,三位項目負責人和現場服務經理碰在一起出謀劃策,把油缸壓力調高,步進軌道抹上油脂,減少摩擦力,一項一項的甄別,排除機電液干擾問題,保證了TBM的正常步進。
像這樣處理問題的場景上演了不少次:想方設法排出撐靴油缸里面的空氣、解決步進裝備連接橋主機推不動的難題、解決噴混系統噴頭工作異常問題……每次發現問題時,他們總是帶著隊伍沖在最前面,擠進狹窄的刀盤處,蹲守在電氣配電箱前,聚集在主控制室里,那道道紅色的身影顯得格外打眼。"設備的組裝調試進行得很順利,因為前期設計把能想到的問題都考慮進去,做足了預案,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能一一解決。"龍斌滿是自豪的說。
自1月14日,售后隊伍陸續到達施工現場,2月2日完成了后配套組裝,2月16日完成主機組裝,3月8日完成整機組裝,3月18日開始了試掘進。短短55天,鐵建重工的售后團隊以快于國外TBM廠家一倍的速度完成組裝調試,令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項目部和十八局集團施工方刮目相看。
上一篇: 綜采三隊黨課“信仰的力量” 為安全護航
下一篇: 分析隧道掘進機在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